%0 Journal Article %T 基于动物温度趋向行为学评价的黄连及其炮制品寒热药性差异研究 %A 周灿平 %A 王伽伯 %A 张学儒 %A 赵艳玲 %A 夏新华 %A 赵海平 %A 任永申 %A 肖小??20 %J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P 669-676 %D 2009 %X 寒热药性是中药主要药性,如何用现代技术手段直观和客观地表征中药寒热药性的差异性,一直是中医药理论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以黄连及其炮制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冷热板示差法,探讨中药寒热药性差异与动物对环境温度趋向行为变化的内在联系,尝试建立基于动物行为学的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评价方法.研究表明,给予寒性药黄连后,动物的宏观行为学表现为在高温区(40℃)停留比例(remainingrate,RR)显著增加(P<0.05),即“趋热性”增强,其内在表现为ATP酶活力、机体耗氧量显著下降(P<0.05),即机体能量代谢能力下降,从而使动物代偿性地趋向高温区,以补偿机体偏“寒”的感知和客观存在,反映出黄连的“寒性”特征.炮制品胆黄连和姜黄连对动物“趋热性”影响程度与生黄连不同,胆黄连反映出的“寒性”增强,而姜黄连则减弱,这与传统理论对炮制黄连的药性改变认识基本一致.上述结果提示,本文建立的基于动物温度趋向性的冷热板示差法,以温区停留比例(RR)作为宏观评价指标,可以客观且直观、定性且定量地表征中药的寒热药性差异,ATP酶活性改变引起的能量代谢变化可能是内在机制之一. %K 寒热药性 %K 评价方法 %K 温度趋向性 %K 动物行为学 %K 炮制 %K 黄连 %U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CN/abstract/abstract4138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