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小粒野生稻与栽培稻杂种及回交后代的特征分析 %A 郭嗣斌 %A 秦发兰 %A 张端品 %A 林兴华 %J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P 503-511 %D 2009 %X 小粒野生稻(Oryzaminuta),是栽培稻遗传改良的宝贵资源,本研究通过杂交和回交,结合胚拯救技术获得了小粒野生稻与栽培稻的种间杂种及回交后代,调查了杂种与各回交后代的交配率和染色体数目,并运用175对均匀分布的SSR标记对双亲和92份二倍体的BC3F1植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BC1,BC2和BC3的交配率分别为5.58%,0.11%,0.37%和1.62%;杂种染色体数目为36(ABC),回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为24~48;小粒野生稻与栽培稻间SSR标记的多态性概率为93.2%;在92份二倍体的BC3F1植株中,小粒野生稻渗入片段的数目、长度、总的大小及其所占全基因组的百分数分别为24.1,17.8,438.4cM和26.2%.同时还评价了杂种和回交后代的部分农艺性状和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表现.这些材料可以用于鉴定来自于小粒野生稻的有利基因和产量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traitloci,QTL),为栽培稻的遗传改良提供新的操作平台. %K 栽培稻 %K 小粒野生稻 %K 种间杂交 %K 回交后代 %K 基因渗入系 %U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CN/abstract/abstract4130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