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白叶枯病菌胁迫下云南普通野生稻SSH文库的构建及抗病相关基因分析 %A 蒋春苗 %A 程在全 %A 孙正文 %A 李定琴 %A 余腾琼 %A 殷富有 %A 钟巧芳 %A 张敦宇 %A 付坚 %A 王玲仙 %A 黄兴奇 %J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P 972-980 %D 2013 %R 10.1360/052012-286 %X 以云南普通野生稻为材料,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构建了白叶枯病菌胁迫的云南普通野生稻特异表达基因的差减文库.通过对文库所有阳性单克隆进行测序,聚类分析后共获得494条高质量的表达序列标签(EST).经过BlastN分析,有417条与已知功能的序列有较高同源性;经BlastX分析,有104条EST与未知功能蛋白或假定蛋白有较高相似性,49条EST未能找到同源匹配,341条EST与已知功能蛋白有较高同源性.初步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涉及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防御与抗逆应答反应、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及膜运输等代谢过程.使用半定量RT-PCR研究了7个可能与白叶枯病抗性相关的EST序列在云南普通野生稻对照和白叶枯病菌处理的叶片中的表达情况,并获得这些基因的表达谱.结果发现,克隆编号为OR7,OR68和OR826的EST受白叶枯病菌胁迫诱导上调表达,其中OR826EST在蛋白数据库中无同源序列,可能是一类新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而组成型表达的OR143EST在对照和接菌处理的叶片中均能检测到其mRNA的表达,但其表达量在白叶枯病菌胁迫48h后逐渐增强,推测这些基因直接参与了云南普通野生稻抗病防御反应.本研究为从云南普通野生稻中发掘和克隆新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云南普通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K 云南普通野生稻 %K 白叶枯病菌 %K 抑制差减杂交 %K 生物信息学分析 %K 半定量RT-PCR %K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U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CN/abstract/abstract5128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