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序列危害及间隔天数对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 %A 蒋立奔 %A 朱展飞 %A 戈林泉 %A 吴进才 %J 应用昆虫学报 %D 2014 %X 【目的】为了解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的复合危害对水稻产量相关因子和相关酶类的影响。【方法】本文设定两种害虫的先后危害顺序,并通过调整两者开始危害的时间,研究了受害后水稻在灌浆期根、茎和叶片中淀粉和蔗糖含量的变化以及蔗糖合成酶(sucrosesynthase,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phosphatesynthase,sps)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接虫量的增加,水稻不同组织内各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随着间隔天数的增加,先接白背飞虱为害要重于先接稻纵卷叶螟。比如叶片中蔗糖含量在先接稻纵卷叶螟的处理中随着间隔天数的增加显著增加,相应的sps活性显著增加,间隔24d的处理显著高于间隔6d和12d;而先接白背飞虱的处理中蔗糖含量与sps活性均显著降低,间隔24d的处理显著低于间隔6d和12d的处理。茎部淀粉含量在先接稻纵卷叶螟的处理中随着间隔天数的增加逐渐增加,ss活性显著增加,而先接白背飞虱的处理中淀粉含量和ss活性均显著降低;叶片中淀粉含量均随着间隔天数的增加逐渐降低,而相应的ss活性在先接稻纵卷叶螟的处理中显著增加,在先接白背飞虱的处理中相反。另外,接虫量和间隔天数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对指导水稻生产中的“两迁害虫”防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K 稻纵卷叶螟 %K 白背飞虱 %K 序列危害 %K 蔗糖 %K 淀粉 %K 蔗糖合成酶 %K 蔗糖磷酸合成酶 %U http://www.ent-bull.com.cn/viewmulu.aspx?qi_id=1088&mid=33575&xuhao=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