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971-2010年青海高原不同功能区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A 校瑞香 %A 祁栋林 %A 周万福 %A 肖宏斌 %J 冰川冻土 %P 1456-1464 %D 2014 %I 科学出版社 %R 10.7522/j.issn.1000-0240.2014.0173 %X 利用1971-2010年青海省境内43个气象站的降水量和水汽压月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计算了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区、三江源区和柴达木盆地4个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功能区可降水量均呈单峰形态分布,均在夏季达到最大值;降水转化率在三江源区和东部农业区呈双峰分布,柴达木盆地和环青海湖地区呈单峰分布.不同生态功能区年可降水量近40a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柴达木盆地和环青海湖区上升趋势显著;不同生态功能区年可降水量均发生了突变,东部农业区发生在1983年,柴达木盆地发生在1996年,三江源区和环青海湖区发生在1993年.可降水量自西向东呈逐渐增加趋势,降水转化率形成以青海湖区为中心的马鞍形场. %K 青海高原 %K 生态功能区 %K 可降水量 %K 降水转化率 %K 气候变化 %U http://bcdt.westgis.ac.cn/CN/abstract/abstract35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