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孔隙率变化规律 %A 肖东辉 %A 冯文杰 %A 张泽 %J 冰川冻土 %P 907-912 %D 2014 %I 科学出版社 %R 10.7522/j.issn.1000-0240.2014.0109 %X 冻融循环作用通过破坏黄土颗粒的大小和土体的骨架及组构影响黄土的孔隙率.通过颗粒分析实验发现冻融循环后土体颗粒有变小趋势,且集中分布在0.01~0.05mm,在冻融10次后颗粒大小趋于稳定.对经历冻融循环后的黄土进行压汞实验,发现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土体孔隙中的大孔径先减少,后增多;小孔径先增多,后减少,最后向5~10μm范围内集中.土的孔隙率也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原状黄土的孔隙率在冻融5次时达到最小值,在冻融10次时达到最大值,冻融10次之后原状黄土的孔隙率在40%上下波动,达到稳定状态.重塑黄土在冻融3次时孔隙率减少了6%并达到最小值,在冻融5次时孔隙率增加3%并达到最大值,最后在40%上下波动,达到稳定状态.渗透系数的变化曲线与通过压汞实验获得的孔隙率变化曲线相似,印证了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黄土的孔隙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然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 %K 冻融循环 %K 颗粒分析 %K 黄土 %K 孔隙率 %U http://bcdt.westgis.ac.cn/CN/abstract/abstract34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