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of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保护与适应性管理 %A Parviz Koohafkan %A
Parviz %A Koohafkan %J 资源科学 %D 2009 %I %X 在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农牧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和景观。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农业文化遗产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这些系统不仅产生了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维持并适应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丰富的本土知识体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为人类持续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保障了食物安全和生计安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许多这样的农业生产系统正面临着包括全球化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些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和适应性管理”项目,旨在为这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农业生物多样性、知识体系、食物和生计安全以及文化的国际认定、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提供基础。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一定义及粮农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典型的GIAHS包括:①以水稻为基础的农业系统;②以玉米/块根作物为基础的农业系统;③以芋头为基础的农业系统;④游牧与半游牧系统;⑤独特的灌溉和水土资源管理系统;⑥复杂的多层庭园系统;⑦狩猎-采集系统。在项目准备阶段,选择了6个国家的5种类型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后又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增加了另外两个国家的传统农业系统。这7个试点包括:秘鲁的高原农业系统,智利的岛屿农业系统,菲律宾的稻作梯田系统,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绿洲农业系统,中国的稻鱼共生系统,肯尼亚的草原游牧系统,坦桑尼亚的农林复合系统。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里,将利用这些GIAHS试点开发出一种基于适应性管理的保护计划,并探索该系统的经济可行性;确定日益显著的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经济与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保护小型农户/传统的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结构和本土社区适当的权益。 该项目所推动的动态保护途径将:①允许农民进一步改进这些在保障食物安全和人类福祉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农业系统和生物多样性;②支持政府在对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进行现地保护过程中所制定的保护政策和 %K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K Dynamic conservation %K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K Indigenous knowledge %K FAO/UN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K 动态保护 %K 农业生物多样性 %K 本土知识 %K 联合国粮农组织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B5EDD921F3D863E289B22F36E70174A7007B5F5E43D63598017D41BB67247657&cid=B47B31F6349F979B&jid=9DEEAF23637E6E9539AD99BE6ABAB2B3&aid=CBBC5BE47D950889E4B67DA6931A4015&yid=DE12191FBD62783C&vid=4AD960B5AD2D111A&iid=CA4FD0336C81A37A&sid=E158A972A605785F&eid=9CF7A0430CBB2DFD&journal_id=1007-7588&journal_name=资源科学&referenced_num=1&reference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