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Stability and Compensation of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in the Leymus Chinensis and Stipa Grandis Grassland of Inner Mongolia
内蒙古羊草大针茅草原的地上生物量稳定性与补偿性研究 %A LI Su-ying %A LI Xiao-bing %A LIU Zhong-ling %A WANG Dan-dan %A LONG Hui-ling %A LIANG Cun-zhu %A WANG Wei %A
李素英 %A 李晓兵 %A 刘忠龄 %A 王丹丹 %A 龙惠灵 %A 梁存柱 %A 王炜 %J 资源科学 %D 2007 %I %X 中国北方典型草原的地上生物量与气候的相关性已经有很多研究,多数注意到草原地上生物量的波动性,但尚未分析典型草原系统又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生产力机制,而该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本研究根据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羊草大针茅草原24年的定点监测数据,分析降水量变化引起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波动性,其波动幅度不如降水量波动幅度大,说明群落生物量存在一定的稳定性。为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机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24年样方中出现77种植物的相对生物量,结果表明有31种植物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可能在这些种对之间存在着生物量的补偿性。通过分析这些种对间的补偿性,可以看出优势种与亚优势种、优势种与其他非优势种、非优势种之间均存在着补偿性;发生在多年生草与多年生草之间或多年生草与半灌木之间生物量互补较多,说明群落的稳定成分之间的补偿性较强;补偿性主要发生在典型草原群落中的旱生与中旱生植物之间,发生在中旱生与中旱生植物之间的生物量补偿性位于第二,而中生对于中旱生的补偿性位于第三位,这与草原植被组成、降水量变动均有关;种之间的补偿性发生在最多的是禾本科与其它科的种之间,其次是菊科与其它科种之间。总而言之,羊草大针茅草原的地上生物量随降水量的波动性较强,而其又能维持相对稳定性,依赖于群落中的植物种类之间的补偿性。 %K Leymus chinensis and Stipa grandis grassland %K Biomass %K Precipitation %K Stability %K Compensation
羊草大针茅草原 %K 生物量 %K 降水量 %K 波动性 %K 稳定性 %K 补偿性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B5EDD921F3D863E289B22F36E70174A7007B5F5E43D63598017D41BB67247657&cid=B47B31F6349F979B&jid=9DEEAF23637E6E9539AD99BE6ABAB2B3&aid=F9B34BA48E234E73&yid=A732AF04DDA03BB3&vid=771469D9D58C34FF&iid=38B194292C032A66&sid=04445C1D2BDA24EE&eid=0B4F496D54044D86&journal_id=1007-7588&journal_name=资源科学&referenced_num=0&reference_num=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