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LA-ICP-MS锆石U-Pb测年对辽西-冀北地区晚中生代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时代的约束 %A 韦忠良 %A 张宏 %A 郭文敏 %A 柳小明 %J 自然科学进展 %D 2008 %I %X 对辽西—冀北地区的凌源、承德、滦平和义县—北票地区相关层位的LA-ICP-MS的锆石 U-Pb测年, 结合前人的测年数据, 得出了以下认识:在凌源地区, 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是角度不整合, 张家口组火山岩的年龄范围在133—130Ma之间(7个样品), 义县组火山岩的年龄范围在126—120Ma之间(11个样品);在承德的骆驼山地区, 土城子组与张家口组火山岩之间是角度不整合.在该地区张家口组下部测得的年龄是124Ma(1个样品), 并结合前人的测年结果,显示了该地区张家口组的下部年龄在124—129Ma之间;在滦平盆地,中—晚中生代最大的沉积间断的底界年龄被大店子组顶部的玄武安山岩限定在130Ma左右(2个样品);在辽西义县—北票地区, 前人测得占义县组厚度约3/4厚度的义县组尖山沟层(砖城子层)及以上层位的时间范围在126—120Ma之间, 义县组底部层位的年龄是132Ma.同时在辽西—冀北地区, 测得土城子组的上限年龄在136Ma左右(2个样品).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 并结合辽西—冀北各个地区的地质特征, 反映了在辽西—冀北地区,在土城子组形成之后(136Ma以后)到126Ma左右期间, 有一次波及范围极广的构造事件, 形成了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 并且该角度不整合的下限年龄在不同地区是有区别的; 该角度不整合的主体形成时间在132—130Ma到126Ma之间. 该角度不整合之上、之下层位中的构造特点、生物组合均有明显的区别,这暗示了该角度不整合也是该地区中生代主要的构造转换界面. %K LA-ICP-MS,锆石U-Pb测年,角度不整合,构造转换,辽西—冀北地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01BA20E8BA813E1908F3698710BBFEFEE816345F465FEBA5&cid=96E6E851B5104576C2DD9FC1FBCB69EF&jid=504AF8C1E5476CA7C4EC9DF6FEAC14AC&aid=3CE897B008C4F3821F569D06D1CF4F87&yid=67289AFF6305E306&vid=13553B2D12F347E8&iid=F3090AE9B60B7ED1&sid=2625CEFACC964DE3&eid=FB318F788ECEF1B2&journal_id=1002-008X&journal_name=自然科学进展&referenced_num=0&reference_num=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