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广东省南雄盆地白垩纪-古近纪(K/T)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和恐龙灭绝:恐龙蛋化石提供的证据 %A 赵资奎 %A 毛雪瑛 %A 柴之芳 %A 杨高创 %A 张福成 %A 严正 %J 科学通报 %D 2009 %I %X 南雄盆地3个含有K/T界线剖面的恐龙蛋壳中铱和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及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分布模式表明, 从白垩纪最晚期到古近纪早期中国华南地区曾发生过两次大的环境变化事件. 第一次地球化学环境变化事件发生在K/T交界前2 Ma, 除了有很多蛋壳显示出病理组织结构特征外, 由它们为代表的恐龙多样化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第二次地球化学环境变化事件规模较大, 正好发生在K/T交界及其附近. 恐龙在K/T交界开始灭绝, 然后持续至古新世早期. 这一绝灭过程大约经历了250 ka, 比北美蒙大拿地区和印度西部的恐龙灭绝要晚一些.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多次以铱异常、氧同位素异常为标志的全球性环境效应和以微量元素含量异常为标志的地区性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短期和长期间地球化学环境的不断恶化, 使恐龙无法正常繁殖后代而逐渐灭绝. %K 广东南雄 %K 白垩系-古近系(K/T)界线 %K Ir异常 %K 微量元素 %K 稳定同位素 %K 恐龙蛋壳 %K 恐龙灭绝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01BA20E8BA813E1908F3698710BBFEFEE816345F465FEBA5&cid=7C7E63796F062382A606A3A9833B8C05&jid=B40D4BA57FF46E45205A09B4DC283152&aid=466AD25D8FB8D68EC2754559C3AFF21B&yid=DE12191FBD62783C&vid=318E4CC20AED4940&iid=0B39A22176CE99FB&sid=BC084ACE66B62CC8&eid=79D2EF35F60110C2&journal_id=0023-074X&journal_name=科学通报&referenced_num=0&reference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