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汉诺坝橄榄辉石岩包体锆石U-Pb年龄: 97~158 Ma岩浆底侵作用和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之间的成因联系 %A 刘勇胜 %A 袁洪林 %A 高山 %A 胡兆初 %A 王选策 %A 柳小明 %A 凌文黎 %J 科学通报 %D 2004 %I %X 对大麻坪橄榄辉石岩包体利用LA-ICP-MS和SHRIMP进行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发现,橄榄辉石岩包体中的锆石年龄极其复杂,包括中太古代(3123?.4Ma)、晚太古代(2541?4Ma)、早元古代(1844?3Ma)、古生代(418~427Ma)和两组中生代年龄(223~244,97~158Ma).中生代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成因特征(如内部韵律环带结构和高Th含量),反映该地区存在两次中生代隐性岩浆活动.其中97~158Ma年龄与汉诺坝麻粒岩包体的年龄分布一致,反映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是由岩浆底侵作用带来的大量热引起的,底侵作用和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同步发生,两种作用至少从158Ma持续至97Ma.418~427Ma年龄则可能反映了加里东期蒙古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的影响.1.84,2.54和3.12Ga年龄与华北克拉通的3次重要壳幔演化事件一致.这些年龄表明目前该地区深部地壳仍存在古老下地壳物质. %K 岩浆底侵作用 %K 辉石岩包体 %K 变质作用 %K 麻粒岩相 %K 锆石U-Pb年龄 %K 汉诺坝 %K 成因联系 %K 橄榄 %K 同位素年代学 %K SHRIMP %K 麻粒岩包体 %K 华北克拉通 %K 中生代 %K 锆石年龄 %K 中太古代 %K 晚太古代 %K 早元古代 %K 环带结构 %K 成因特征 %K 年龄分布 %K 岩浆活动 %K 板块俯冲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01BA20E8BA813E1908F3698710BBFEFEE816345F465FEBA5&cid=7C7E63796F062382A606A3A9833B8C05&jid=B40D4BA57FF46E45205A09B4DC283152&aid=F446FB053D79531A&yid=D0E58B75BFD8E51C&vid=2A3781E88AB1776F&iid=5D311CA918CA9A03&sid=C8C16F05E379B334&eid=97747634025A5F36&journal_id=0023-074X&journal_name=科学通报&referenced_num=3&reference_num=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