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及其对砷的富集特征 %A 陈同斌 %A 韦朝阳 %A 黄泽春 %A 黄启飞 %A 鲁全国 %A 范稚莲 %J 科学通报 %D 2002 %I %X 通过野外调查和栽培实验,在中国境内发现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 。野外调查表明,蜈蚣草对砷具有很强的富集作用,其砷的分布规律与普遍通植物也明显不同。蜈蚣草不同部位的含砷量为:羽片>叶柄>根系;蜈蚣草地下部的生物富集系数随着土壤含砷量的增加而呈幂函数下降。在含砷9mg/kg的正常土壤中,蜈蚣草地下部和地上部对砷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高达71和80。从矿区采集砷污染土训进行室内栽培实验发现,室内栽培时蜈蚣草羽片的含砷量比野外生长条件下(同一种土壤)增加1倍多,其羽片含砷量可高达5070mg/kg;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蜈晔草羽片含砷量不断增加,蜈蚣草不仅对砷有很强的忍耐能力和富集能力,而且生长快、生物量大、地理分布广、适应性强,因此在砷污染环境的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研究植物中砷的吸收、运转和解毒机理等生理生化特性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K 砷超富集植物 %K 蜈蚣草 %K 生物富集系数 %K 土壤污染治理 %K 重金属污染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01BA20E8BA813E1908F3698710BBFEFEE816345F465FEBA5&cid=7C7E63796F062382A606A3A9833B8C05&jid=B40D4BA57FF46E45205A09B4DC283152&aid=672B522093852F0A&yid=C3ACC247184A22C1&vid=F4B561950EE1D31A&iid=38B194292C032A66&sid=334E2BB8B9A55ABB&eid=AA27B676BFCAA4BE&journal_id=0023-074X&journal_name=科学通报&referenced_num=139&reference_num=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