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The transmission of solar UV and visible radiation in the atmosphere over North China
华北地区紫外与可见光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
%A BAI Jianhui
%A
白建辉
%J 环境科学学报
%D 2010
%I
%X 根据对华北地区2年观测资料的分析以及实际天气条件下紫外辐射(UV)和可见光辐射(VIS)的经验模式,研究了UV、VIS在大气中的传输,得到了大气中物质成分与不同波段太阳辐射相互作用的不同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对于UV传输,水汽因子的重要性远大于散射因子;对于VIS传输,散射因子的重要性大于水汽因子.受水汽和散射因子衰减的影响,到达地面的UV、VIS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华北地区到达地面的UV、VIS均以散射因子的贡献为主,在紫外、可见光波段,散射因子的贡献分别为62.55%、95.76%.经水汽因子衰减到达地面的UV大于VIS,经散射因子衰减到达地面的VIS远远大于UV.整体上,华北地区SD/SQ(散射辐射/总辐射)年均值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地面UV、VIS由南到北逐渐增加.仅受水汽因子影响,华北地区损失于大气中的UV、VIS能量分别为19.30、16.54 W·m-2;仅受散射因子影响,华北地区损失于大气中的UV、VIS能量分别为35.31、311.07 W·m-2.华北地区UV和VIS的能量损失季节变化明显,并表现出由南到北减小的趋势.UV、VIS在大气中传输时,一部分能量被大气中的物质成分在化学和光化学反应中吸收和利用,这一能量影响到大气中的各种基本过程,在未来研究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利用能量方法并结合对测量数据的分析来研究大气中物质与辐射能量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能量在大气中的利用、分配、时空变化等是一种有效、客观的方法.UV对水汽的敏感性远大于VIS对水汽的敏感性,UV和VIS对SD/SQ的敏感性大于对水汽的敏感性.
%K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K solar visible radiation
%K water vapor and scattering factors
%K energy
%K chemical and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C&P)
紫外辐射
%K 可见光辐射
%K 水汽和散射因子
%K 能量
%K 化学和光化学反应(C&P)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3FF3ABA7486768130C3FF830376F43B398E0C97F0FF2DD53&cid=A7CA601309F5FED03C078BCE383971DC&jid=03A55E61A8750ACAC6AF81EF9E2AC838&aid=D64779F01E175AF617575DE3AE66734F&yid=140ECF96957D60B2&vid=340AC2BF8E7AB4FD&iid=94C357A881DFC066&sid=BD77137A0285B6FF&eid=F08C87DC7855E316&journal_id=0253-2468&journal_name=环境科学学报&referenced_num=1&reference_num=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