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青藏高原低涡群发性与10~30天大气低频振荡关系的初步研究 %A 张鹏飞 %A 李国平 %A 王旻燕 %A 白爱娟 %J 高原气象 %D 2010 %I %X 通过统计1998年和2003年5~9月500 hPa高原低涡出现的时空位置和频数, 确定出1998年和2003年的低涡群发期, 着重讨论1998年夏季500 hPa相对涡度场、 射出长波辐射(OLR)的10~30天低频振荡特征。结果表明: 高原低涡的发生具有群发性特点, 低涡群发期的出现具有周期性特征。低涡群发期与10~30天大气低频振荡有密切联系, 尤其是10~30天振荡对低涡的群发具有重要影响。绝大多数高原低涡出现在10~30天大气低频振荡的正位相(气旋性)位相期和对流扰动的负位相(对流性)位相期, 高原低涡群发期几乎都对应相对涡度10~30天振荡的气旋性位相期。10~30天大尺度正涡度的扰动为高原低涡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气旋性旋转的动力条件, 促使高原低涡在扰动正位相期频繁发生, 大气相对涡度的10~30天振荡对高原低涡的群发性具有重要的调制作用。青藏高原地区对流活动10~30天振荡的对流性位相是以低涡的群发为主要特征, 高原低涡在对流位相期反复、 连续地发生\, 发展, 促使对流扰动活跃发展。 %K 青藏高原 %K 低涡群发期 %K 10~30天振荡 %K 相对涡度 %K OLR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E62459D214FD64A3C8082E4ED1ABABED5711027BBBDDD35B&cid=28A2F569B2458C17&jid=FCD959CAD9EF92C38C4323B51D54F3DB&aid=C9FE770AEEBC8FC0ECE1577C676646FB&yid=140ECF96957D60B2&vid=771469D9D58C34FF&iid=94C357A881DFC066&sid=47D3259DD85FC8F7&eid=CEBE8025959B35C7&journal_id=1000-0534&journal_name=高原气象&referenced_num=0&reference_num=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