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Does Non-Occurrence of Meiyu Take Place in Yangtze-Huaihe Basins during Summer of 2009?
2009年是空梅吗?
%A LIANG Ping
%A DING Yi-hui
%A
梁萍
%A 丁一汇
%J 高原气象
%D 2011
%I
%X 2009年江淮梅雨异常: (1)在正常梅雨期, 江淮梅雨区的降水量明显偏少, 有人认为是空梅或非典型梅雨; (2)在7月下旬到8月初, 江淮流域又出现了所谓“二度梅”或“晚梅雨”的现象。为什么该年的梅雨会前弱后强 本文重点分析了2009年江淮异常梅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并从季节内振荡角度探讨了异常梅雨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 (1)亚洲夏季风的异常变化是造成6月底~7月初和7月下旬~8月初江淮区域两段梅雨降水期的环流背景。前者发生在亚洲夏季风明显偏弱的时期, 持续时间短, 降水量少; 后者发生在亚洲夏季风明显增强之后, 降水持续性强、 降水强度大, 并发生于通常的少雨时段。(2)东北冷涡异常偏强且持续时间长, 使得夏季风难以北进, 导致第一段梅雨期开始偏晚; 夏季风水汽输送影响偏弱引起该段梅雨期降水量偏少。受东北低涡增强南压影响, 副热带高压南退, 来自西太平洋的异常水汽输送到达江淮地区, 并与北方的水汽输送产生异常辐合, 对第二段梅雨期的持续性异常降水产生重要影响。(3)15~30天大气低频振荡是2009年梅雨降水异常的可能机制。与通常30~60天低频振荡北传影响的情况不同, 2009年东亚夏季风15~30天低频振荡的北传十分明显, 其与北方15~30天低频振荡的南传在江淮汇合, 对江淮两段梅雨降水期有重要作用, 且第二段梅雨期的持续性强降水与15~30天低频振荡的异常增强有关。
%K 关键词:
%K 梅雨
%K 持续性异常
%K 季节内振荡
%K 季风
%K 东北冷涡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E62459D214FD64A3C8082E4ED1ABABED5711027BBBDDD35B&cid=28A2F569B2458C17&jid=FCD959CAD9EF92C38C4323B51D54F3DB&aid=E1782FDDF863B3B755C8C2AE222DA05E&yid=9377ED8094509821&vid=340AC2BF8E7AB4FD&iid=CA4FD0336C81A37A&sid=8E6AB9C3EBAAE921&eid=0401E2DB1F51F8DE&journal_id=1000-0534&journal_name=高原气象&referenced_num=0&reference_num=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