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echanisms of Formation and Dissipation of a Dense Fog of Shaanxi Province in Winter of 2005
陕西冬季一次大雾天气生消机制的数值模拟
%A LIN Yang
%A SHEN Tong-li
%A DENG Xiao-li
%A HU Lin
%A
林杨
%A 沈桐立
%A 邓小丽
%A 胡琳
%J 高原气象
%D 2010
%I
%X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WRF、 NCEP 1°×1°再分析资料及常规观测资料, 对2005年12月30~31日发生在陕西的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大雾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及雾的生消机制。结果表明, 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雾的水平分布特征、 强度和生消过程, 反映出实际雾的生消变化规律。适当提高模式水平分辨率能较明显地改进模拟效果。这次大雾为平流辐射雾, 长波辐射冷却是大雾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逆温层的发展、 维持和近地面层较高的相对湿度对雾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地面层有弱的水汽辐合是大雾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雾形成和发展阶段, 900 hPa以下的辐合上升运动和900 hPa以上的辐散下沉运动有利于在上升和下沉运动区的界面层中形成逆温层, 逆温层的形成有利于低层水汽的积累。随着高空转为辐合上升运动, 900 hPa以下为辐散下沉运动, 接着日出后, 太阳短波辐射增温等的共同作用, 使逆温减弱直至被破坏。中高云的存在影响了近地面层逆温的形成和加强, 推迟了雾的形成和消散。暖平流的输入有利于逆温层的形成发展。
%K 陕西
%K WRF模式
%K 平流辐射雾
%K 数值模拟
%K 生消机制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E62459D214FD64A3C8082E4ED1ABABED5711027BBBDDD35B&cid=28A2F569B2458C17&jid=FCD959CAD9EF92C38C4323B51D54F3DB&aid=8B1E82B5CA53AD0F610914859D565D9F&yid=140ECF96957D60B2&vid=771469D9D58C34FF&iid=0B39A22176CE99FB&sid=B40AD8FE6FA88DE9&eid=BD7D27247C63490C&journal_id=1000-0534&journal_name=高原气象&referenced_num=1&reference_num=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