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澜沧江mang科鱼类种群现状及洄游原因分析 %A 杨君兴 %A 陈小勇 %A 陈银瑞 %J 动物学研究 %D 2007 %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 我国曾经记录有mang科鱼类4种。国际上近年来对mang科鱼类的分类进行了许多重要的修订,物种数量已达3属22种。我国的mang科鱼类也因长时间没有进行及时的分类修订而存在许多疑问。基于国内自1960年以来所收集的珍贵标本和记录,确认我国记录有mang科鱼类1属3种。它们是:长丝mang(Pangasius sanitwongsei Smith)、贾巴mang(Pangasius djambal Bleeker)、短须mang(Pangasius micronemus Bleeker)。在此基础上,根据掌握的资料对我国mang科鱼类的种群现状和濒危原因、洄游的性质及洄游群体数量下降原因以及水电站建设对大型洄游鱼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往记录显示,捕获时间都集中于4—5月份,无冬季捕获记录。捕获季节与mang科鱼类产卵繁殖季节高度吻合,提示其上溯到我国澜沧江下游应属生殖洄游,而不是索饵洄游。被捕获记录主要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之后则数量锐减。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三方面:1)下游湄公河对mang科鱼类的捕捞压力过大;2)湄公河—澜沧江航运船只对mang科鱼类有损害作用;3)由于西南季风变化的影响,澜沧江径流量发生变化,可能间接导致mang科鱼类洄游行为发生改变。分析显示,mang科鱼类的洄游与3—4月份澜沧江流量呈密切相关规律,提示适合鱼类产卵的雨季及西南夏季风比往年较早到达该地区,从而激发它们较往年提前启动生殖洄游,并且溯河的高度较高。以往的捕获记录还表明,mang科鱼类主要洄游至景洪下方的澜沧江河段及支流补远江,上述水域是其喜好的产卵场之一。景洪大桥以下的干支流不适合建设水电站,因为电站大坝必然会阻断mang科鱼类的繁殖洄游,影响其繁殖活动。而景洪大桥上方的干流电站不在mang科鱼类正常繁殖洄游通道中,大坝阻隔作用对mang科鱼类的影响相对较小。建议把补远江建设成为鱼类和水生生物保护区。 %K mang科 %K 澜沧江 %K 种群现状 %K 洄游 %K 水电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90BA3D13E7F3BC869AC96FB3DA594E3FE34FBF7B8BC0E591&jid=7C502F1A6798ACE1B8C57E291C48C7F1&aid=94193640D64A9C08C5ADC37869DB6BE6&yid=A732AF04DDA03BB3&vid=D3E34374A0D77D7F&iid=CA4FD0336C81A37A&sid=E84BBBDDD74F497C&eid=5D71B28100102720&journal_id=0254-5853&journal_name=动物学研究&referenced_num=0&reference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