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华大蟾蜍卵球受精过程中的细胞学研究 %A 颉东旭 %J 动物学研究 %D 1992 %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 用蕃红、亮绿染色对中华大蟾蜍卵子受精过程的不同时期进行了观察。 材料均为受精前后(0—190分钟)的卵子。用Bataillon液固定,连续切片,蕃红和亮绿复染。光镜下观察。 结果 中华大蟾蜍成熟未受精的卵子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纺锤体位于动物极中央皮层,中期染色体只被蕃红着色。授精15—20分钟,精子入卵,仍为杆状,精虫星光已开始形成;授精40分钟,雌雄原核已具雏形,亮绿着色很淡;授精70分钟,两原核相联,亮绿着色加深,授精90分钟,两原核体积最大,亮绿着色最深;110分钟出现染色线,亮绿着色减弱,染色线被蕃红所染。授精120分钟进入第一次卵裂中期。细胞质亮绿染色加深。染色反应上的变化,表明了细胞周期中核质之间物质的转移,卵细胞质着色有明显的区域差别,表明受精前卵就已存在着“初级分化”(见图版)。 %K 中华大蟾蜍 %K 受精 %K 细胞学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90BA3D13E7F3BC869AC96FB3DA594E3FE34FBF7B8BC0E591&jid=7C502F1A6798ACE1B8C57E291C48C7F1&aid=67D1278EA7E2AA17&yid=F53A2717BDB04D52&vid=FC0714F8D2EB605D&iid=CA4FD0336C81A37A&journal_id=0254-5853&journal_name=动物学研究&referenced_num=0&reference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