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Simulation of "2007.7" Heavy Rainfall Case in the Changjiang-Huaihe Valley Using the WRF Model with Different Land Surface Schemes
耦合不同陆面方案的WRF模式对2007年7月江淮强降水过程的模拟
%A MA Hongyun
%A GUO Pinwen
%A SONG Jie
%A
马红云
%A 郭品文
%A 宋洁
%J 大气科学
%D 2009
%I
%X 利用WRF模式, 分别选用不同陆面参数化方案 (SLAB、 RUC、 NOAH、 UCM) 对2007年7月7~8日的江淮暴雨进行数值模拟试验, 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 虽然主要雨带的基本位置和大致走向受陆面方案的影响并不大, 但是降水强度的分布对陆面物理过程是敏感的, 耦合陆面方案比不耦合陆面方案的模拟效果更接近实况; 不同陆面方案模拟的降水量均较实况偏小, 然而由于考虑的要素和物理过程存在一定差异, 它们对降水的中心落点、 雨量值、 降水日变化、 降水类型以及降水条件的模拟各有所长; 特别值得指出, TRMM资料与4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均反映出本次降水日变化过程中夜间的峰值特征, 这是短时降水 (1~3 h) 和持续性降水 (≥6 h) 的综合反映, 而凌晨后的降水则主要由持续性降水造成; 在各种试验的综合比较中, NOAH方案较其他方案的模拟结果显得更稳定与合理, UCM方案针对城市下垫面的模拟有一定优越性。
%K WRF model
%K heavy rainfall simulation
%K land 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K urban surface
WRF模式,暴雨模拟,陆面方案,城市下垫面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E62459D214FD64A3C8082E4ED1ABABED5711027BBBDDD35B&cid=28A2F569B2458C17&jid=46874A5A102033D774D00D819E91CD68&aid=66B8EDBFD646A165FA6975999AF64992&yid=DE12191FBD62783C&vid=27746BCEEE58E9DC&iid=38B194292C032A66&sid=2E15A588990CC690&eid=41A78CBB5BAB6860&journal_id=1006-9895&journal_name=大气科学&referenced_num=2&reference_num=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