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冰雹云的指状回波结构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A 马振骅 %A 刘锦丽 %A 马建骊 %J 大气科学 %D 1980 %I %X 一、前言 在天气雷达手册中常常提到,当雷达PPI上观测到从强对流云回波边缘伸出的具有高反射率的指状突起时,该处可能出现降雹。在雷达用于强风暴警戒或配合人工防雹的工作中,此类识别指标是很受人注意的。目前还没有一篇文章详细地描述指状回波的典型结构、尺度、它与主回波之间的联系以及它的形成等原因。因为这需要对产生指状回波的云体作非常详细的观测,而这种机会并不是很容易碰到的。通过我们最近几年在北京和昔阳两个地区观测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指状回波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的形成过程。本文举两个例子说明两种指状回波的结构并讨论其形成机制。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E62459D214FD64A3C8082E4ED1ABABED5711027BBBDDD35B&cid=28A2F569B2458C17&jid=46874A5A102033D774D00D819E91CD68&aid=6EFB9994E9A88838&yid=E56875464B1C0EC1&vid=E158A972A605785F&iid=CA4FD0336C81A37A&sid=659D3B06EBF534A7&eid=771469D9D58C34FF&journal_id=1006-9895&journal_name=大气科学&referenced_num=2&reference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