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FLOWERING PATTERN AND PROTANDRY IN BOESENBERGIA LONGIFLORA
心叶凹唇姜的开花格局和雄性先熟机制
%A YANG Shu-Xia
%A GAO Jiang-Yun
%A
杨淑霞
%A 高江云
%J 植物生态学报
%D 2009
%I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X 心叶凹唇姜(Boesenbergia longiflora)是分布于亚洲热带的一种姜科植物,在我国滇南地区成片生长于石灰山贫瘠的岩石缝隙和路边林下的冲积土壤上.心叶凹唇姜的花寿命为两天,第1天为严格的雄性阶段,第2天为严格的雌性阶段,是典型的花内雄性先熟,一朵花的雌、雄性阶段没有重叠,因而完全避免了白花授粉的发生.对这两种生境(石灰山贫瘠的岩石缝隙和路边林下)下的心叶凹唇姜的4个野外种群(在云南省普洱市的翠云乡彩虹洞、南岛河、澜沧县惠民乡和西双版纳州绿石林森林公园)和栽培植株的开花格局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多数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花序开花,并且每隔一天才开一朵花,只有10%左右的植株同时具有雄性阶段和雌性阶段的花,这样的开花格局有效地降低了同株异花授粉发生的可能.心叶凹唇姜的平均花粉-胚珠比(Pollen-ovule ratio)为291,应该是以异交为主的混合交配系统.其自然种群存在着花粉限制,彩虹洞、南岛河和绿石林3个不同种群的平均结籽率都不到60%,这可能与其较小的花展示有关.心叶凹唇姜为泛化传粉植物,不同种群的有效传粉昆虫种类各不相同.在两种不同的生境条件下,心叶凹唇姜花的大小和开花格局都没有显著的差异,大多数个体同时只具有一种性阶段的花,说明心叶凹唇姜这种独特的开花格局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心叶凹唇姜通过隔一天开一朵花的开花格局,配合雄性先熟机制,有效地降低了自交的发生.
%K 雄性先熟
%K 开花格局
%K 花生物学
%K 心叶凹唇姜
%K 姜科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90BA3D13E7F3BC869AC96FB3DA594E3FE34FBF7B8BC0E591&jid=2F2173CCFF292BF447DC2681EA33BBAE&aid=6CE0FA4AABDD737D4AFB74D7F1907E58&yid=DE12191FBD62783C&vid=27746BCEEE58E9DC&iid=38B194292C032A66&sid=78BF76CF5B7CB0F2&eid=3389C664025A98F9&journal_id=1005-264X&journal_name=植物生态学报&referenced_num=1&reference_num=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