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OF ARID LANDS IN NORTHWESTERN CHINA
中国西北干旱区生态区划
%A NI Jian
%A GUO Ke
%A LIU Hai-jiang
%A ZHANG Xin-Shi
%A
倪健
%A 郭柯
%A 刘海江
%A 张新时
%J 植物生态学报
%D 2005
%I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X 从国内外生态区划、生态土地分类和生态-生产范式的研究和发展入手,从生态利用的角度出发,在西北干旱区生态区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全面完成了西北干旱区的生态区划方案.本着既尊重自然规律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范式的原则,在西北干旱区的生态区划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气候与巨地形系统、地貌与基质、植被与土壤以及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方向;区划方法是以经验判别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进行的,过去发表的多种尺度的图件和区划方案均作为分区过程的辅助材料和新区划方案的校正材料;根据气候、巨地形系统、地貌、基质、植被、土壤以及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方向等特征,该生态区划的3级分区指标如下:一级分区,主要依据气候和巨地形系统,并充分考虑该高级分区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二级分区,主要根据次级地形和地貌系统以及大尺度植被类型;三级分区,主要依据基质和土壤的差异所造成的局域植被类型的差异,以及其生态-生产范式和将来的发展方向.根据以上区划的原则和指标体系,西北干旱区的生态区划采用3级区划制:生态域(Ecodomain)、生态区(Ecoregion)、生态小区(Ecodistrict),最后将西北干旱区划分为3个生态域、23个生态区和80个生态小区,并利用GIS绘制了1:100万比例尺的西北干旱区生态区划图.西北干旱区生态区划的目的不仅在于发展独特的干旱区生态区划/生态分类的方法和理论体系,建立生态区划的方案和生态-生产范式,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这些方法、规律和范式来指导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当地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实现西北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
%K Arid lands
%K Northwestern China
%K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K Eco-productive paradigm
%K Ecodistrict
%K Ecodomain
%K Ecoregion
西北干旱区
%K 生态区划
%K 生态-生产范式
%K 生态域
%K 生态区
%K 生态小区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90BA3D13E7F3BC869AC96FB3DA594E3FE34FBF7B8BC0E591&jid=2F2173CCFF292BF447DC2681EA33BBAE&aid=EF0A9FEA8126850D&yid=2DD7160C83D0ACED&vid=771469D9D58C34FF&iid=0B39A22176CE99FB&sid=A58CF3BAE79427D0&eid=798FBE8DE1A255B1&journal_id=1005-264X&journal_name=植物生态学报&referenced_num=11&reference_num=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