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内蒙古草原植物的生态替代及其对全球变化下草原动态的指示(英) %A 李永宏 %J 植物生态学报 %D 1996 %I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X 在内蒙古草原区,从荒漠草原带到森林草原带,沿气候干燥度变化的方向调查了119个草原样地的植被与环境特征,依此定量分析了植被—环境关系。 根据表述环境因子取样质量的环境因子墒值及环境因子与出现频率最高的50个植物种间的平均相互信息,分析了所调查30个环境因子在决定植被组成中的作用优势度。结果表明,气候因子的影响是占绝对优势的,而地形和管理因子的作用是次一级的,或是地区性的。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其第一优势种关联极好,因而依群落第—优势种识别的植物群落类型是组成和结构相对稳定的群落单位。基于植物种在降水和气温梯度上最适区域的计算及依此在植物降水-气温平面上的直接排序,揭示出广泛的草原植物在气候梯度上的生态替代。这种替代,尤其是包括针茅属(Stipa)植物在内的草原优势植物的替代,导致了针茅草原的生态替代。本研究也定量刻划了内蒙古主要草原植物群落的植被特征,及其在气候、土壤和人为影响梯度上的分布幅度和生态适宜区域。草原植物种和植物群落在气候和放牧梯度上的直接排序提供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后草原植被动态的可能图景。 %K 草原 %K 环境因子作用优势度 %K 生态替代 %K 气候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90BA3D13E7F3BC869AC96FB3DA594E3FE34FBF7B8BC0E591&jid=2F2173CCFF292BF447DC2681EA33BBAE&aid=8B2DE20751FDD239418CFDA54B7C4A75&yid=8A15F8B0AA0E5323&vid=A04140E723CB732E&iid=38B194292C032A66&sid=23104246A5FCFCEF&eid=9F6DA927E843CD50&journal_id=1005-264X&journal_name=植物生态学报&referenced_num=0&reference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