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The current taxonomy and perplexity of the genus Oryza (Poaceae)
稻属分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A LU Bao-Rong
%A GE Song
%A SANG Tao
%A CHEN Jia-Kuan
%A HONG De-Yuan
%A
卢宝荣
%A 葛颂
%A 桑涛
%A 陈家宽
%A 洪德元
%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D 2001
%I
%X 稻属(Oryza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含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未来水稻育种的重大突破还将有赖于对稻属基因库中丰富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稻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由于稻属植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众多的植物分类学家、遗传学家、育种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的广泛研究。稻属自Linnaeus于1753年建立以来的200多年中,无论在物种的数量和分类系统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多位学者对稻属的属以下等级和种间的分类都做了详细的工作,对稻属现代分类系统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oschevicz(1931)对稻属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后来的稻属系统分类奠定了基础。Sharma & Shastry (1965) 建立的稻属分类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了 Roschevicz(1931)工作的影响,对属以下种以上的分类等级也处理得较合理,但是他们对稻属的分类定义较为广泛,包括了好几个如今已不放在稻属的物种。Vaughan(1989)对全球的稻属标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查证和研究,他建立的稻属系统不仅在属的界定上更为合理,而且对稻属中各物种的形态变异、地理分布和种间的关系,都有更清楚的描述。遗憾的是,Vaughan (1989)采用的属下等级——“复合体”(complex),不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的规定。Lu(1999)在对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对稻属的研究成果并包括了近年来发表的一些新种,建立了稻属3组7系24种的分类系统。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稻属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列出了以形态特征为基础的分种检索表,并对稻属分类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K Poaceae
%K Oryzeae
%K Oryza
%K Taxonomy
%K Species relationship
%K Morphology
禾本科
%K 稻族
%K 稻属
%K 分类
%K 种间关系
%K 形态特行征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B5EDD921F3D863E289B22F36E70174A7007B5F5E43D63598017D41BB67247657&cid=B47B31F6349F979B&jid=67CDFDECD959936E166E0F72DE972847&aid=F182F7CFEDAEEC6A4EC2D19F641C1545&yid=14E7EF987E4155E6&vid=7C3A4C1EE6A45749&iid=E158A972A605785F&sid=F4BDB5452F9F5642&eid=3BAAE0DA6093AC05&journal_id=1002-1175&journal_name=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referenced_num=0&reference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