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泡沙参复合体(桔梗科)的物种生物学研究III. 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分类价值 %A 葛颂 %A 洪德元 %J 植物分类学报 %D 1995 %I %X 阐明性状变异的遗传基础是评估性状分类价值以及揭示类群关系和进化过程的前提。本文根据泡沙参复合体内6个天然居群的材料,利用居群样本分析、子代测定和杂交试验等手段,结合统计学方法对该复合体一些在以往类群划分中起鉴别作用的形态性状进行了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叶形、叶缘锯齿数目和大小、茎叶被毛、花萼裂片齿数、花梗长短等性状都是遗传性比较强的性状,而且性状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这些性状在居群内呈现连续变异且变异幅度非常大,以致于变异的两个极端个体被分别作为不同的种处理。通过对野外居群样本的统计分析和对极端变异类型个体所进行的子代测定及其人工杂交,进一步证实上述性状是受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其变异幅度大,变异式样中并不存在任何程度的间断性,因而至少在本复合体内没有鉴别意义。因此,以往建立在上述性状变异基础上的3个类群(A.biformifolia Y.Z.Zhao;A.bockinan Diels和A.polydentata P.F.Tu et G.I.Xu)均不成立。 最后,本文对形态性状变异的遗传基础及其与类群划分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K 泡沙参复合体 %K 遗传变异 %K 形态性状 %K 分类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90BA3D13E7F3BC869AC96FB3DA594E3FE34FBF7B8BC0E591&jid=ACB22D77D53AF776BE3F554EEA83024E&aid=A246AD31E4A349406A16083F6AEF6652&yid=BBCD5003575B2B5F&vid=27746BCEEE58E9DC&iid=94C357A881DFC066&sid=DDEED1BDDBFAA8A7&eid=5824536C90612D67&journal_id=0529-1526&journal_name=植物分类学报&referenced_num=0&reference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