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海北部早第三纪涠洲组孢粉组合 %A 孙湘君 %A 孔昭宸 %A 李彭 %A 李明兴 %J 植物分类学报 %D 1981 %I %X 本文是北部湾东北部、雷州半岛、涠洲岛及海南岛北部十几口钻井中涠洲组 孢粉工作的总结。在涠洲组中共见113种孢粉类型,其中大部分为欧亚及北美 第三纪、尤其是渐新世孢粉区系成分,同时也出现加里曼丹岛渐新世-早中新世 区系的一些重要分子。这表明沉积时期本地区与加里曼丹岛有陆地相通或在地 理位置上较今日为近,植物能相互迁移。 印度第三纪孢粉区系与涠洲组区系相 似性拉少,仅出现少数相似类型(水蕨孢子、松科花粉),说明虽然自印度次大陆 与欧亚大陆相遇后,这两地区的植物有了相互迁移的可能,但是直到渐新世,这 种迁移的规模还是很有限的,迁移到印度的植物所产生孢粉类型在印度发展的 高峰可能较欧亚大陆为晚。 从孢粉所反映的生态条件看,陆生及淡水植物多,而海产植物(如红树林)及 藻类很少。这说明当时北部湾可能为陆地,与雷州半岛等地连成一个内陆凹陷。 大量温带及山地针叶植物花粉及少量热带低地植物花粉的出现表明本地区附近 曾有大面积山地。 从孢粉组合上看,涠洲组形成的时代为渐新世。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90BA3D13E7F3BC869AC96FB3DA594E3FE34FBF7B8BC0E591&jid=ACB22D77D53AF776BE3F554EEA83024E&aid=F3F0F4623FDEA2C0A2DFC13F2BED5D43&yid=AA64127AB7DEB65D&vid=2A8D03AD8076A2E3&iid=0B39A22176CE99FB&sid=50BBDFAC8381694B&eid=5D9D6A8FC2C66FD8&journal_id=0529-1526&journal_name=植物分类学报&referenced_num=7&reference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