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Analysis of complete cytochrome b sequences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s
中国大鲵五地理种群Cyt b基因全序列及其遗传关系分析
%A TAO Feng-Yong
%A WANG Xiao-Ming
%A ZHENG He-Xun
%A
陶峰勇
%A 王小明
%A 郑合勋
%A 方盛国
%J 水生生物学报
%D 2006
%I
%X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为特有的珍稀有尾两栖动物,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两栖类物种1]。该物种在中国分布范围非常广,遍及长江、黄河和珠江三大水系,涉及17个省市。大鲵栖息在不同纬度,不同气候带和不同的水系之中,并且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该物种的栖息环境呈现出严重的片断化2];同时,大鲵对水环境的依赖程度很大,其扩散能力较差,这样大鲵很可能出现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和形态变异。在两栖类有尾目中有许多动物存在着由于地理分化引起的遗传差异。mtDNA已被广泛地用于解决种群差异与生物地理的关系,而Cytb基因在线粒体基因组中进化速度适中,较短的一个片段就能包含从种下水平到属水平的系统发育信息;Kenneth等的研究也表明了Cytb基因可以作为研究亚种和种群的生物地理分布的标记基因。国内有学者对中国大鲵进行了形态学、解剖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与日本大鲵进行了比较,确认了中国大鲵为有效种,但Murphy等用同工酶、ATPase6基因片段和长为306bp的Cytb基因片段对中国的6个大鲵地理种群遗传差异的研究只表明了安徽种群具有独特的遗传特征3]。同时,Graziano等认为,较短的序列对于系统树基...
%K 大鲵
%K 细胞色素b
%K 地理种群
%K 遗传差异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90BA3D13E7F3BC869AC96FB3DA594E3FE34FBF7B8BC0E591&jid=256651267D5D2E4520A7707D05E98747&aid=6BF7375BDC67CC25&yid=37904DC365DD7266&vid=59906B3B2830C2C5&iid=94C357A881DFC066&sid=42FF82ADD37D41AA&eid=3EABEBD973E45554&journal_id=1000-3207&journal_name=水生生物学报&referenced_num=6&reference_num=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