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三株抗恶性疟单克隆抗体(M26-32,F5-3F9,F5-4E9)的鉴定 %A 刘尔翔 %A 李文渌 %A 刘宝丰 %A 樊汝恭 %A 毛映红 %J 生物工程学报 %D 1986 %I %X 用约氏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o细胞融合,获得11株抗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的单克隆抗体(McAb)。以多种疟原虫(恶性疟,间日疟,卵圆疟,诺氏疟、食蟹猴疟和约氏疟)的感染血片为抗原,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测定(IFA),发现有3株McAb(M26—32,F5—3F9,F5—4E9)与所试6种疟原虫均发生阳性荧光反应。其中M26—32除能与中国海南岛的2个恶性疟分离株结合外,与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的6个恶性疟分离株及卢旺达临床病人周围血中的环状体亦呈阳性反应。在与我国不同地区的间日疟反应时,几株McAb的IFA结果不同,提示不同间日疟原虫株的抗原成分有所差异。这些McAb与马媾疫锥虫和弓浆虫均无交叉免疫荧光反应。因此可能用于检测病人血中的微量疟原虫抗原,为早期诊断疟疾提供有力的工具,并可能用于鉴定不同地区的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体外生长抑制试验结果表明,McAb M26—32能部分抑制疟原虫对。H-亮氨酸的掺入,并能延缓原虫血症的上升,在疟疾保护性免疫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K 疟原虫 %K 单克隆抗体 %K 疟原虫共同抗原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90BA3D13E7F3BC869AC96FB3DA594E3FE34FBF7B8BC0E591&jid=A66E90C274451689E69F6F0291467824&aid=5BCDB9D0F10555C50C0E7C9F88DCCF45&yid=4E65715CCF57055A&vid=0B39A22176CE99FB&iid=CA4FD0336C81A37A&journal_id=1000-3061&journal_name=生物工程学报&referenced_num=2&reference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