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macrobenthic fauna in Jiaozhou Bay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现状 %A YU Hai-Yan %A LI Xin-Zheng %A LI Bao-Quan %A WANG Jin-Bao %A WANG Hong-Fa %A
于海燕 %A 李新正 %A 李宝泉 %A 王金宝 %A 王洪法 %J 生态学报 %D 2006 %I %X 根据自1998年2月至2001年11月对胶州湾的10个站15个航次(每季度月一次)的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状况调查资料,报道了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物种多样性现状,采用了香农-威纳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以及物种均匀度指数对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优势种以及数量动态趋势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共采到底栖动物322种,其中多毛类44科133种,甲壳动物42科92种,棘皮动物仅有14种。各站获得平均种类数在8—26种之间,种类最少的出现在7号站,最多的出现在3号站。各站位香农-威纳指数也有很大差异,最大的是2001年11月的8号站,最小的则出现在2001年8月的9号站。7号站和9号站种类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物种丰度指数均较低,这是因为它们位于水流较大的区域,且底质为粗砂。3号站虽然种类数较多,并具有较大的香农-威纳指数,但它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却非常低,这是因为3号站靠近菲律宾蛤仔养殖区域,蛤仔的高密度降低了均匀度指数。生物多样性除了受种的数量及其个体密度的影响外,还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如水温,盐度、初级生产力等,人为因素(如污染、过度利用)对底栖生物影响非常大。目的在于为进一步研究胶州湾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底栖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积累资料。 %K Jiaozhou Bay %K macrobenthic fauna %K biodiversity
胶州湾 %K 大型底栖动物 %K 生物多样性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90BA3D13E7F3BC869AC96FB3DA594E3FE34FBF7B8BC0E591&jid=FE163E5DB2274E5937319DE98913EC37&aid=68A1C5661D9D7622&yid=37904DC365DD7266&vid=96C778EE049EE47D&iid=0B39A22176CE99FB&sid=1FF3CD54EFC256A1&eid=B941678158018439&journal_id=1000-0933&journal_name=生态学报&referenced_num=12&reference_num=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