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ne strain of coccolithophorid from the bloom water in a shrimp pool, Zhejiang, China
一种颗石藻水华种的特征界定 %A 周成旭 %A 严小军 %A 孙雪 %A 徐继林 %A 傅永静 %J 水生生物学报 %D 2008 %I %X 颗石藻是一类海生或咸水生光自养单细胞鞭毛藻,可通过光合作用利用CO2合成有机物,又可通过生物矿化作用在细胞表面形成典型的以CaCO3为主要成分的颗石层,在全球碳沉降中起到重要作用1]。颗石藻增殖和形成水华过程中可以释放大量挥发性的二甲基硫(DMS)和丙烯酸,是影响气候、特别是区域性环境效应的重要物质2—4]。暴发颗石藻水华时大量的CaCO3颗石粒形成强烈的反光层5],使底部生物的光照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在围塘和内湾环境中易形成恶性水质的种类,则可以通过暴发增殖形成对海域环境、区域性气候、环境生态等方面造成影响。具有毒性的颗石藻同样影响到海水养殖业和人类安全6],因此,颗石藻成为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7]。同时,作为一种具有多领域利用价值的资源生物,颗石藻又引起广泛重视,是生物矿化基础研究8,9]的良好材料,也是作为以人类食用或养殖动物饵料为目标进行研究和应用的对象10—12]。因此,对区域性原生颗石藻种类的特征界定有重要的意义。虾塘养殖模式下,常出现一种水面浮沫的长期恶性水质,但对其中浮游植物原因种的研究相对缺乏。2004年11月间,浙江省象山港虾塘中出现维持时间很长的浮沫状恶性水质,导... %K 颗石藻 %K 显微观察 %K 分子鉴定 %K 脂类物质 %K 毒性 %U http://www.alljournals.cn/get_abstract_url.aspx?pcid=90BA3D13E7F3BC869AC96FB3DA594E3FE34FBF7B8BC0E591&jid=256651267D5D2E4520A7707D05E98747&aid=F8756D3AC94582DEC69991C901146815&yid=67289AFF6305E306&vid=9971A5E270697F23&iid=B31275AF3241DB2D&sid=CA4FD0336C81A37A&journal_id=1000-3207&journal_name=水生生物学报&referenced_num=1&reference_num=0